業環境設備監測是通過各類傳感器、物聯網設備及信息系統,對農業生產環境中的關鍵要素進行實時采集、分析和預警,以實現精準農業管理、提升生產效率
物理環境要素
氣象因子:光照強度、溫濕度、風速風向、降雨量、氣壓等(影響作物光合作用、蒸騰作用及病蟲害傳播)。
土壤因子:土壤濕度、pH 值、電導率(EC 值)、氮磷鉀(NPK)含量、有機質含量、土壤溫度等(決定根系生長與養分吸收)。
水質因子:灌溉水的酸堿度、重金屬含量、溶解氧、鹽度等(適用于設施農業或水產養殖)。
生物環境要素
病蟲害監測:通過圖像識別技術監測作物葉片病斑、害蟲種類及密度(如蚜蟲、紅蜘蛛等)。
作物生長狀態:葉面積指數、株高、莖稈粗細、果實成熟度(通過多光譜或無人機遙感技術)。
畜禽養殖環境:養殖場內的氨氣濃度、二氧化碳濃度、光照時長(影響畜禽健康與生產性能)。
核心設備:
氣象傳感器: 監測溫濕度、光照、風速等,安裝于農田氣象站或溫室頂部。
土壤傳感器: 插入式探頭檢測土壤濕度、EC 值、pH 值,適用于大田、溫室或果園。
氣體傳感器: 檢測氨氣、二氧化碳、臭氧等氣體濃度,用于畜禽舍或設施農業通風控制。
水質傳感器: 浸入式探頭監測灌溉水或養殖水體的電導率、溶解氧、重金屬離子(如 pH 電極、TDS 傳感器)。